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0353章 这考题,太简单了吧? (第5/9页)
国和长安中央的关系,在受封为诸侯王之后,只要还没满二十岁,诸侯王就必须好好读书。 包括曾经的齐王刘肥,如今的梁王刘恢、燕王刘长,乃至于今年以前,没行冠礼的天子刘盈本人,都无一例外! 而在刘如意‘奋发读书,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诸侯王’的过程中,北平侯张苍,就是刘如意的授业恩师:王太傅。 早在先皇刘邦封刘如意为赵王,并派周昌去做赵相之时,周昌的使命,就已经被先皇刘邦定死了——保赵王性命无忧。 所以原则上,周昌这个淮南右相,只负责在危急关头站出来,保刘如意一命; 换句话说,只要情况没糟糕到周昌再不出面,刘如意就要小命不保的程度,周昌这个右相,那就是玄幻中,无时不刻在闭关修炼的老怪。 反倒是张苍这个左相,明明比右相周昌矮了一头,但加上王太傅的头衔,反倒成了淮南国实际上的话事人。 按理来说,张苍回京述职,刘盈自该第一时间召见张苍,好好问问淮南国的状况。 但眼下,刘盈却根本没有那个功夫,去关心远在淮南国的三弟刘如意······ “淮南国诸事,北平侯择日请朝长乐,禀奏于太后便是。” ——理论上,有关宗亲诸侯国的事,本就不是天子所应该管的。 和宗亲有关,便应该有宗正出面;和诸侯国有关,则也该由典客过问一下。<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